复兴时代

十三五期间的科技成就,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航天

028fx.com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航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航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我们在十三五期间到底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今天给大家做一个系统的总结。

一、“墨子号”——全球首颗量子通信卫

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将用于进一步验证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进行一系列空间试验。

三、中国天眼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2018年4月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

四、天舟一号

天舟一号,代号“TZ”,为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货运飞船,是向天宫二号进行货物运输的地面后勤保障系统,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计划中“第二步”的收官之作。

五、C919

C919中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型喷气式民用飞机,座级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于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

六、“鲲龙”AG600

鲲龙-600(AG600):是中国大飞机三剑客之一,是中国自行设计研制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是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陆两用飞机。2018年10月20日9时05分,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成功实现水上首飞起降。

七、港珠澳大桥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境内一座连接香港、广东珠海和澳门的桥隧工程,位于中国广东省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内,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南环段。截至2018年10月,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里程最长、沉管隧道最长、寿命最长、钢结构最大、施工难度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科学专利和投资金额最多的跨海大桥。

2015年被称为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元年。进入“十三五”,中国商业航天发展由破冰启航时的纷乱迈向有序,部分民营航天企业将蓝图变为现实。

2019年7月25日,由北京星际荣耀空间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双曲线一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实现了中国民营运载火箭零的突破。

嫦娥五号成功采样返回 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起飞,将嫦娥五号探测器精准送入地月转移轨道。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器成功着陆内蒙古四子王旗。嫦娥五号任务创造了我国航天探测器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与封装、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首次实现月球轨道交会对接、首次携带样品高速再入地球等“多个首次”。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圆满收官。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星座部署完成 。2020年6月23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此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具备向全球提供服务能力。北斗三号系统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3颗地球静止轨道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共30颗卫星组成。自此,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目前全球已有120余个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

天问一号探测器奔向火星 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首次执行应用性发射,成功将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精准送入地火转移轨道。天问一号任务是我国建设航天强国进程中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是中国航天走向更远深空的里程碑工程。任务成功后,我国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首次探测就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和着陆巡视探测的国家,也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实现火星车安全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

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八号首飞成功 2020年12月22日,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随后顺利将5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家族再添新成员,中国航天“十三五”期间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任务圆满收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航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航天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