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建不建议金融专业的人辅修英语双学位?为什么
当然可以了,金融专业本身对数学英语计算机等方面的综合知识要求高,重点院校重点专业多采用双语教学(英汉),报个英语辅修顺便把英语成绩提高了,何乐而不为呢?比报个辅导班也实惠经济。
看看评论,好像多数是倾向于赞同的。我认为没啥必要。我从中看出了提问者的逃避心理。依我之见,首选还是金融工程好。英语本来就是你的必修课,过关了能应用就可以了。走进职场,一般金融专业的是万金油,难受重用,你就是爬到管理层,不懂专项技术,也容易被下级绑架。想选英语,无非是想利用自己记忆能力稍许强一点的优势,用这个来替代难学一些的数学,计算机类的专业课程,良心上有个交代。
要是有机会,当然可以,并且还非常有必要!
首先不说英语对于金融类专业的重要性,就是拿着双学位去找工作的话,竞争力也会大不少啊,最起码证明你是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人。何况另外一个专业还是英语。
可能在学校的时候,对于英语的重要性没啥感觉,但是你出了校门,参加了工作或者去读研究生的时候,你才会发现,英语真特么重要,你会后悔的砸桌子,早知道我就好好学英语了,反正我是真的特别后悔,感觉光凭英语不好这一项短板就会让以后的路窄不少,有机会去国外交流,你英语英语不好去不了,有机会跟外商投资洽谈,你还是因为英语不好完成不了任务…
金融类专业,很多会涉及国际金融(international finance),还有货币银行学学(money and banking),这些课程的学习与研究,没有一个好的英语基础真不行,因为你学到一定的阶段以后,你接触的都是国外的英语原版教材,不会有人给你翻译好,也建议不要看翻译过来的教材,可能很多地方都不够准确,特别是金融类专业,很多英语专有名词跟汉语翻译压根不是一个意思,也很难找到准确的汉语词语翻译!
总之一句话,金融专业,学好英语非常重要,选择英语作为第二辅修专业非常有用,无论是将来就业还是读研,会让你如虎添翼,你绝对不会后悔选了英语的!
我目前就读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硕士研究生,我来谈谈我的看法
当今社会下,金融学专业如果作为一个单独专业背景去就业,其实已经失去了当年的竞争力,现在金融业赤手可热的应该是复合型人才,你们金融应该复合那些专业比较好呢?
1.计算机,如果排第一我一定排计算机,因为当今金融高端工作和发展前景,就是走量化、大数据分析以及精算定价方向,这些都与计算机有着极大的联系,计算机+金融学背景是第一未来一大方向
2.数学,数理分析也是金融一大方向,依然走的是精算,数据以及量化方向,但是相比于计算机来说稍微逊色一些
3.英语,走国际金融方向,中国金融业发展是很滞后的,可以有能力走出国门或者从事国际金融方向,也是一大方向;另外,以后考CFA和FRM等国际金融相关证书时,都是全英文考试,英语强大对考证也有很大帮助。
4.法律,任何专业都有和法律结合的必要,这个就无需多说
综合以上,个人认为,辅修英语是可以的,前提是有兴趣,单纯从发展前景来看,我更建议辅修计算机或者数学
进入金融行业,读个金融类在职研究生是否有用
毋庸置疑,肯定是有用的,而金融专业在职研究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比较合适,可以以同等学力申硕的形式参加学习,之后再参加申硕考试,关键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终身保留学籍。
这个主要是看你想从事什么类型和高度的金融类工作。
考个在职金融,找个营业部的客户经理之类的还是有帮助的。
但是如果想去投资银行部门,研究部门,风控部门等高级点的金融岗位,在职研究生是远远不够的。
即便是银行,一线城市也是只要研究生的,三四线可能可以放松要求,但是一般不对非应届生开放。
以上岗位门槛是211 985的双证研究生。
另劝告一点,所谓金融业薪水高,指的是高级岗位,初级岗位毕业生供过于求,并没有很高性价比。
另外金融行业普遍看天吃饭,行情好大家赚得多,以今年情况并不景气。所以请慎重考虑进金融这个坑。
为什么现在一些家长要孩子学金融,而不希望孩子学科研
这种倾向性选择,是和当下中国的一些现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选择金融专业而放弃科研专业,有可能是基于这么几点的考虑:
一是金融专业的就业情况。上大学是为了更好的就业,金融专业在金融行业的就业率持续良好,金融行业涵盖范围广,传统的银行,证券,保险,以及新兴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机构等,都可以选择就业。单从银行来看,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信用社,村镇银行,民营银行,就业选择余地还是很大的。
二是金融行业的薪资情况。金融行业整体薪资水平在市场上居于前列,各项福利保障体系比较完善,职业上升通道比较齐全,这也是很多人选择金融专业的一个主因。
三是金融行业的整体前景。金融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行业,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大量聚集,在金融行业工作,自身各方面素质提升会比较快,能够接触到非常前沿的理念,交易,商业模式等等,在职场中处于比较领先的位置,整体前景比较看好。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金融属于周期性行业,特别是近几年,金融行业受国家政策影响,宏观形势影响,互联网行业竞争影响等,步入到一个低谷时期,同时也应看到,金融和实体经济的相互关系,所以也要对金融行业抱有信心!
至于科研专业,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积淀,同时要有搞科研的耐力和定力,搞科研不是一蹴而就,不是一两年马上见效的事业,而是倾其毕生奉献的事业,中国的两弹一星,航天事业,大飞机事业等,正是几代科研人前赴后继的成果。
选择科研,还是选择金融,要看孩子的兴趣和自身素质,只要是为国家服务,尽管岗位不同,只要能耐心性子,刻苦拼搏,相信都能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咱们从4个方面来聊聊:
1、学金融挣钱多-----社会经济导向的表现。
在中国几乎所有的家长,让小孩子读书的目的都是希望小孩子以后能够找个好工作,有一份高的收入。那么当下社会,经济导向哪里,哪里就是最热门的行业,“天下攘攘,皆为利来”。有谁不希望多挣钱,过好日子呢?学金融就是跟钱打交道,学好了就业范围广,混的好,自然钱就多。
2、“大家似乎都看好金融”-----媒体舆论的导向。
现在的媒体铺天盖地报道的,娱乐圈新闻和金融财经新闻绝对是占到大篇幅的。人们最关心的是钱,娱乐产业和金融产业是来钱快来钱多的行业。有个什么“风吹草动”的,媒体绝对会追着热点轮番报道。耳濡目染,并且人习惯于接受自己熟悉的事物,自然大家对金融行业更加看好。而对于科研方面的报道少之又少,对于自己不熟悉的方面,敢勇于尝试的人自然不多。
3、想当博士,确实有点难-----教育成本较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高学历、高科技人才,成本确实较高。小学6年,中学6年,本科4年就不说了,现在想搞科研,还得三年的硕士研究生,三年博士研究生的“道行”,甚至还需要国外留学继续深造。这里的教育成本不仅仅是家庭投入的的,还有国家投入的。能够成为高学历的科研人才,光读正书(学校里的书)就得二十几年,而且还要自己有钻研的精神和能力。
4、“深山修炼,与世隔绝”----搞科研工作性子要稳
搞科研要耐得了寂寞,想要获得成功,必须要付出大量的精力,时间,心血,并且要一头扎进工作中,“与世隔绝”,类似于“深山修炼”。不是有很多次媒体都报道了有关博士后大龄剩女的新闻吗。而金融行业,要和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能够在深山修炼的人毕竟不在多数。
5、结语
“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状元”孩子选择什么行业,什么专业,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量身定夺。不能因为金融热就一股脑的学金融。这老话说的好,“天降一人,必有一路”,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标签: #金融专业有必要读研吗